邮 箱:854028038@qq.com
地 址: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世纪中心405-407
浙ICP备14008484号-6 XML地图
Copyright © 2022 杭州以琳翻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技术支持:申梦网络
新闻标题的翻译
中英文新闻标题都是新闻内容的概括和浓缩,其目的都是帮助读者选择新闻、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。新闻的吸引力不仅是新闻学界百谈不厌的话题,也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、孜孜以求的目标。新闻标题如果对读者没有吸引力,激发不了大众的阅读兴趣,那么,其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就无从产生。“读报先看题”这一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读者是否会继续阅读新闻的正文,所以,标题制作的好坏会影响该新闻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传播价值。记者和编辑对标题的制作往往会绞尽脑汁,使其具有吸引力。同样,标题的翻译也应如此,以便使其发挥帮助读者选择新闻和阅读新闻的作用。
标题的翻译首先要注意中英文标题在词汇、语法等方面的差异性,兼顾译入语的表达习惯,在遵循忠实、通顺的原则基础上,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。此外,标题的翻译也要注意政治性,新闻报道宣称要做到客观公正,但许多新闻标题却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。编辑往往利用制作标题的机会借“题”发挥,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政治趋向,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,引导舆论,影响读者。在标题翻译上,我国的《参考消息》很注意标题翻译的政治性,这也是该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。《参考消息》刊登的内容虽然都是外电,对我国常有批评,甚至恶意攻击,但该报很多新闻的标题都经过了编辑们的翻译制作,它们都准确地体现了我国政府的立场和宣传方针。经过这样的处理,政府不仅满足了广大读者对国际新闻信息的需求,同时又因事先经过“消毒”而不必担心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。例如,在刊登美国在亚洲拉拢印度等国家组织“战略联盟”的新闻时,《参考消息》使用了这样的标题:
美拼凑“亚洲北约”遏制中国
又如,在报道有美国官员发表支持台湾独立言论时,有关新闻的标题是这样做的:
美官员言论与陈水扁如出一辙
声称“九二共识”并非“共识”
在这两个翻译的标题中,“拼凑”、“声称”、“遏制中国”、“如出一辙”等均含贴义,这些词汇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上述信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为读者提示了理解新闻的大方向,足以引导他们正确地阅读和理解相关新闻(刘其中,2004127)。
6.6.1 英文标题的汉译
英语标题汉译时,应力求做到言简意赅,富有创意和文采。汉语字义丰富,成语和典故很多,标题空间富裕。英文标题汉译时,可采用直译、意译、增词法等基本的翻译手段。
6.6.1.1 直译法
文章标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它不仅要向读者“推销文章”,还要“产生引人入目的效果”,“以醒目的形式抓住读者还在游移浏览的目光”。(端木义万,2001:47)所以,中英文标题无不在音、形、义上做文章,以体现文章的精髓。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基本相同,对客观世界有类似的体验,这种思维逻辑的相对一致性导致了语言表述逻辑的相对一致性,因此,在语言转换时会出现形式上的一致,译者可通过直译传达原文,让读者欣赏到原文的风格。例如:
[82]Son of the Soil 大地之子
[83]Lord,Keep Her from Harm 主啊,保佑她不受伤害
[84] The Three Ifs of a Clinton Doctrine 克林顿主义的三假设
[85]Kasmier:Once More to the Brink克什米尔:再一次走向悬崖边缘
[86]World Corruption and Anti-Corruption 席卷全球的腐败和反腐败斗争
6.6.1.2 意译法
如果文章的标题采用直译后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,或者直译后,其可谈性不被译语读者所接受,则可以考虑采用意译法。如标题“For a Muslim Womar